热烈祝贺我单位中标察右后旗白镇城区自来水官网改造项目!

本工程为察右后旗白镇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铺设供水管网总长度为27.12km,管径为DN110-DN400,采用PE管,其中改造供水管网20.09km,新建供水管网7.03km,新建加压站2座,配套智能水表2万块以及其他附属设施。本项目共分为四个标段,我单位成功中标第二标段:察右后旗白镇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供水系统调度中心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

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纲要看数字化转型

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纲要看数字化转型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纲要的第五篇,专门谈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问题,分别在“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第十六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第十七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谈了数字化问题。不止在第五篇,数字化在其他12个篇章中也多有体现。

         简单做了个统计,“数字化”在《规划》全文出现25次,“智能”出现35次,“智慧”出现22次,“大数据”出现10次。此外,还有数字中国、数字时代、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生活、数字丝绸之路、数字孪生城市、数字乡村、数字消费、数字技术、数字转型、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高相关词汇出现了60多次。

        由此可见,中央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

        1.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纲要数字化内容要点

《纲要》明确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将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作用提高到了国民经济的高度,并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603138)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作为指引,规划指出一方面要拓新,即“推动数字产业化”形成新产业、新生态;另一方面要守成,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企业。

      《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纲要》中强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

      《纲要》提出七个重点产业: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工业互联网;

        区块链;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纲要》提出十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智能交通;

        智慧能源;

        智能制造;

        智慧农业及水利;

        智慧教育;

        智慧医疗;

        智慧文旅;

        智慧社区;

        智慧家居;

        智慧社区。

        2.31省区市“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数字化转型

        31省“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数字化转型建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2)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物联网等未来产业;

       (3)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源自: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4)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

       (5)拓展数据共享公开,提升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保障;

        ……

        各省份发展目标不同,对于数字化转型建设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围绕以上5点进行。可见,全国都开始逐步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小到企业,大到省级组织也都将“数字化转型”放在了重要位置。希望在未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数字化水平能够达到国际先进行列。

        3.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关键

        我国现有大量的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当中可以带动大量的投资需求,并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新产业如电商等开始出现向传统产业的“渗透”,而传统产业开始通过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变得越来越扁平和互联网化。宏观一点来看,如同挖掘一条隧道同时在两端进行施工,最终打通实现整体的目标。数字化如果能扩展到所有传统产业,将彻底改变中国数字经济整体面貌。

        以习总书记20191024讲话为分界,数字经济从消费型互联网1.0向生产性区块链2.0转型,所有商业模型都需要重新写一遍。

        要点:

       (1)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

       (2)新技术驱使企业商业模式与运营方式发生变化;

       (3)简单批量向智能化、个性化和生态化批量转变;

       (4)资金通过优化迭代方式从金融圈循环向实体经济引流;

       (5)平台+生态成为未来主要价值增值模式。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系统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总体上是先内后外,先管理后业务。

        第一步业务数据化,即业务数据在线,融合成一体,汇聚在数据中台之上。

        第二步数据资产化,这主要是数据中台建设过程中,通过数据治理使得数据可用、可视。

        第三步资产服务化,即通过发掘应用场景,提供内部运营的数据资产服务,降本增效、发现新问题、辅助数智化决策等。

        第四步服务业务化,即通过外部场景或者边缘业务、新业务的创新,数据赋能原有业务或者新业务,产生真金白银。

        企业数字化实操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首先是在线应用,即主要的业务和管理活动是在线的,企业各方面的信息化系统相对完备,多数头部企业具备这一条件。

        其次是数据融合和组织变革配合,信息化部门成为核心职能管理之一;确定数据责任部门,沉淀能力和资源,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内部运营。

        第三是数智化组织雏形,利用新技术、构建算法模型,通过不断搭建业务中台,发挥数据资产的内部运营价值。

        第四是理想的数智化组织管理,内部数据驱动决策,自动化处理常规性管理事务,外部构建生态联合体,整体上形成生态战略发展形态。

        数据中台建设是核心,数据治理任务艰巨。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林立,投入不菲。这也是企业要面对的第一关,不只是需要理念,更需要认清未来的前提下,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

        4.中美在数字经济赛道的竞争

       2019年,美国和中国的GDP分别,超过 21万亿美元和14万亿美元。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 GDP ,却只有 5.2 万亿美元,不到美国的1/4,略高于中国的1/3。

       中美是两个数字经济大国,其他国家甚至欧盟也很难在数字经济上与中美较量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一份报告称,中美在数字技术发展的许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其他国家远远落后于这两国。

       例如,中美两国占全球区块链相关专利技术的75%,占全球互联网开支的 50%,占云计算市场的75%,占世界前70家最大数字平台市场总值的90%。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其消费量越大,其总量就越大,而自然资源则相反。由于中美都是人口大国,因此这种数字经济的马太效应还将使两国与其他国家的距离拉开。印度没有统一的语言,这将极大限制其数字经济的发展。因此,印度在数字经济上也很难赶超中美。中美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新发明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换取自然资源,这将导致俄罗斯和中东国家这样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国家在与中美关系中影响力持续下降。

         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主要由中美两国的公司构成,包括∶字母表、亚马逊、腾讯、脸书、阿里巴巴、网飞、普利斯林、百度、Salesforce.com 和京东。

        美国在科技领域针对中国开展“非对称竞争”,实行被认为有利于美国的“脱钩”与“分叉”。

        美国国会对中国芯片制造技术“收紧命门”,限制中国采购制造先进计算机芯片所需的设备,并与日本、荷兰等关键国家一同制定对华芯片制造设备出口许可政策。

        在数字平台方面,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甚至人畜无害的TIKTOK也遭到美国的拒绝和围堵;而美国的谷歌、脸书、推特、亚马逊等网络平台也已经或将要离开中国。

        美中数字竞争的焦点是5G技术。美国拒绝华为与中兴既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是出于数字经济竞争,因为5G是数字经济的新引擎。目前,中国在5G领域具备了相对优势。正因如此,美国才以举国之力打压华为,并在全球封堵华为。

        中国在2020年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部署,从而摆脱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依赖。中国还准备建立另一套根服务器系统,这可能会使得全球互联网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

       另外,网络防御已经成为中美政府和民间机构日常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原因更多选用中国的数字产品;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出于安全和与美国的关系,更多采用美国的数字产品。世界将因此在数字经济中形成两极格局。中美不至于形成冷战,但却会在数字经济领域大致形成两大集团。

       5.数字化能否担纲十四五经济增长重任?

       回顾过去十年,“十二五”时期,平均GDP增长是7.88%;“十三五”过去四年的GDP平均增长是6.575%,预计”十三五”时期平均增幅为6.1%-6.3%区间。很明显,“十三五”比“十二五”增速下降了2.5%以上。“十四五”增速将继续放缓,如何应对呢?

       房地产是吃子孙饭,前二十年已透支严重,“房住不炒”是未来政策主流,经济增长不能被房地产涨价绑定!

       未来经济增长必然向数字化要动力!要突破困局,改变现状,数字化转型成为核心发展重点和主题。

       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时代要求

       目前阶段属于第五次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工智能为核心,万物互联、IoT覆盖一切,数据算法为王,数字化转型是第一阶段的重点主题。

       第二、政策推动

       4月7日,网信办《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数字化转型成为新主题,数字化生态时期到来。4月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数字被列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新基建的投入只是前奏,新基建上面流动的都将成为数据资产,最终探索出价值变现途径。

       第三、企业发展需求

       古典经济学把土地、资本、劳动力成为生产三要素。国家把数字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意味深远。这对企业来说更加重要,“十二五“时期多元化发展是主题、”十三五“时期是产融结合为主题,原有路径已经到了尽头,必须有新要素加入才能持续创新、健康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主要在于提高效率、提高治理水平及防范风险。

       (1)提升业务效率

        工业互联网作为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成果,带来了供应链、产业模式的全面变革,成为激发产能的新动力。超擎数字底座通过「底层时空框架+工业机理AI+混合云」模式提供产业时空数字化云服务。如在腾讯云、箩筐技术、宽东方科技共同构建的工业互联网领域“时空超脑”应用平台中,数字底座将宽东方科技在离散型制造业的专业沉淀,以及腾讯云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技优势,通过PB级时空数据存储、边缘运算能力的PaaS、DaaS级服务链接起来,承载数十亿台工业互联设备,轻松安全地与云应用程序及其他设备进行数万亿条信息的交互。“时空超脑”帮助企业实现研发周期缩短50%,交付周期缩短50%,制造综合效率提升33%,原材料、在制品库存降低90%,生产损耗降低68%,物流效率提升60%等业务效率。

        在更广泛的行业环境中,超擎全时空数字底座应用于能源、电力、铁路等业务领域,通过对数据性能十倍级提升的时空系统框架,形成毫秒级、响应极低延时业务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管理与全流程加速、自动巡查、设备状态分析与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规范管理、协同运作、创新驱动等能力。

       (2)提升业务的科学治理水平

物联网监测系统是能源、制造类、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系统、管理系统,同时也是安全保障系统。通过具有准确坐标点的高精度空间模型构建+物联网实时智能监测系统,与北斗定位系统相结合,能够在监测异常的海量物理事物中,快速精准定位空间点和主体。无论是在输送管道、制造设备,还是在物流供应链中,通过事件触发的高精度地理空间坐标,不仅能准确地判定异常主体与精准方位,及时采取最佳干预方案和解决策略。

        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历史物联网数据与AI算法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提升风险预警与防范能力,减少政企运行成本,并且推动企业业务监控重心从以应急为特征的终端告警,转为以预警、预判和识别风险为特征的源头治理。

       (3)应对风险挑战的组织整体灵活性

        突如其来的疫情、突发外部状况等挑战都可能让企业措手不及,但是对于早已建立起时空数字化的企业来说,能够在各种挑战下快速调整企业业务灵活应对。

        港口作为全球贸易与海运的承载枢纽,无人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在疫情下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也能够降低疫情感染风险;具有户外与沿海空间特征的港口,突发异常气象对其作业影响较大,可能导致物流效率降低或进程中断,造成巨额赔付损失。通过全时空数字底座提供的整体服务,包括BIM模型、高精度地图、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和时空大数据平台等,在帮助港口建设敏捷化、共享化的时空数字架构的基础上,为港口无人驾驶和业务数据记录提供高性能的、实时更新的高精度空间数据服务,基于即时性气象数据与业务数据融合,加载行业机理AI算法,在突发气象状况到来之前和过程中迅速制定应急防范和作业方案,按时交付物流服务,大幅提升企业对紧急情况和全球挑战下的灵活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以各类电商和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大众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这些新兴数字产业化相比,产业数字化涉及产业领域更多、市场规模更大,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数字冬奥丨用数字技术赋能这场全球盛会,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冬奥丨用数字技术赋能这场全球盛会,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来源:百家网

          前言:数字科技,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一大关键词。根据公开资料,北京已经在冬奥场景先后测试和使用了200多项技术,涉及信息工程与软件工程、公共安全、高清视频、5G和新能源等领域。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正式开幕。不同于以往重大赛事期间的转播模式,要求电视台提前运输卫星转播车、现场搭建网络专线等,今年冬奥会充分考虑抗疫因素,为了呈现更好的观看效果,在赛事转播上运用了更为前沿的转播技术。

          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CEO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北京冬奥会赛事时长约1000小时,转播内容总生产量将达6000小时,并将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转播,部分重要赛事还将以8K格式转播。这些内容将通过云端走向全球。

          1964年,奥运会开始卫星电视转播,而本届奥运转播将不再仅仅依赖卫星传输,正式开启了“云上奥运”的旅程。技术进步更迭,奥运精神不息。变与不变之间,值得探究的是,谁在托底“云上奥运”转播技术?

 冬奥会上的新兴转播技术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新兴转播技术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致力于为观众打造完美的观赛体验。冬奥会将实现多项转播创新和新媒体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8K超高清、二是云转播、三是8K VR自由视角。

        据了解,此次冬奥会通过云转播平台,基于云架构支持,把传统转播车的一些导播切换功能全部搬到云端,通过摄像机+5G背包将信号直接传入云端,让制作人员在云端就可以对现场的信号进行导播切换,经过导播切换以后再通过5G信号传输回各个电视台、媒体机构或者自媒体;通过云端GPU实现各个复杂、超高清视频的并行计算;原生态客户端,对视频同步和试验可进行精确控制,方便对接多种控制面板。

        ·4K/8K技术提供超高清视觉体验·

        除了云转播技术,此次冬奥会转播技术中4K/8K超高清技术也是一大亮点。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全部采用4K超高清信号制作,在所有项目上完全实现UHD+KDR制作,并首次对持权转播商提供8K公共信号,将对开闭幕式、花样滑冰、短道速滑、跳台滑雪等进行8K制作或直播。

        今年1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开播CCTV-8K超高清频道,并同步启动了“百城千屏”公共大屏项目,通过“电视频道+地标大屏”融合的方式,构建全新的空间媒体传播矩阵。

        而目前8K是迄今为止最接近“人眼真实”的超高清技术,分辨率是高清的16倍,同时在量化、帧率、色域等方面也作了全维度提升,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

        8K超高清直播,涉及采集制作、编码传输、终端呈现等一系列制播流程。

        首先是采集。以短道速滑为例,运动员速度可以达到15到18米每秒,超过50公里每小时,顶尖运动员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这就需要跑得更快的8K超高清摄像机,其时速可达90公里/小时。

        采集之后,是对8K超高清音视频内容进行调色、包装、三维声制作等。比如针对冰上项目,甚至设置了冰下的拾音话筒,使得超高清8K播出内容更加细腻、更加真实。

        再是编码传输。最后,全国多地的城市大屏采用8K超高清电视专业解码终端,进行信号的接收、解码、处理和输出。

        ·IPv6+是智慧冬奥专网技术底座·

        北京冬奥会的通信专网需要覆盖北京市与河北省张家口市3个赛区80多个场馆,以及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线路。冬奥通信专网要服务好2600多位国际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3万多位奥运大家庭的成员以及很多知名的转播商,满足超过15万台终端的高质量、不限速的接入需求。

        “只有卓越的网络才能带来最佳的观赛、参赛和办赛的体验。”“北京冬奥会是IPv6+技术首次应用在大型赛事活动上,之所以采用这一技术的原因,一是国家政策指引推动IPv6+发展;二是北京联通近几年来在IPv6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创造了多个第一;三是IPv6+的多项关键技术,是打造智慧冬奥专网所必需的技术。”

        因此“相信此届冬奥会推动整体经济的进一步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

       ·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

       在远丰小编看来,冬奥会的数字化革新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现在的运动员训练更加依托于数字技术,对数据进行统计,形成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更科学、更高效;其次是冬奥会转播技术,更高清、效果更好;再者是冬奥会的支付领域,数字人民币和各类场景融合,打造新的数字场景;最后是更好的带宽,更加优质的通信体验。

        目前,大数据正稳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未来大数据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数字化、信息互联、云端舞信息化、数字化的应用可以给人们带来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主动做先锋,始终用互联网思维和改革创新精神,寻求解决问题和发展困难的办法。目前,社会信息数字化发展非常迅速。如果你不前进,你就会后退;如果你放慢脚步,你就会后退。信息数字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时代的主动权;;无论谁轻视互联网,都将远远落后于时代。

       工业经济下,企业能力体现在规模上,公司越大能做的事情就越多,劳动力越多,公司就越有可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在更大的范围内分发销售,以及对业务合作伙伴和用户发挥更多的影响力。然而,数字经济时代,对于企业来讲,规模已不再是优势所在,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型、甚至颠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数字化工具来放大员工的能力,并善于从“数字化”角度来分析和挖掘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价值、新商机;来驱动效率提升、产品增值、流程再造、生态构建等。

       从企业看,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关键。数字化浪潮的到来,用户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得到极大改观,客户感知价值最大化成为导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以生产为主导的商业经济模式,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时期的竞争模式,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从过去传统的“制造能力”变成了“服务能力+数字化能力+制造能力”。

海康威视成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赞助商

海康威视成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赞助商

转自:钱江晚报

        1月18日,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官方智能物联及大数据服务赞助商签约活动在杭州举行,海康威视正式成为杭州2022年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赞助商,将为本次赛事提供智能指挥、智能安防与安检、智能交通调度等多领域的智能服务,助力打造“智能亚运”。

        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首席架构师毕会娟博士,高级副总裁黄方红等出席发布会。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毛根洪和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蔡昶阳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萨拉姆为本次签约发来贺信。

        发布会上,陈卫强表示,“作为在‘数字浙江’和‘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发展浪潮中成长发展起来的科技企业,海康威视坚持科技创新,积累了诸如智能物联感知、AI、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希望海康威视在智能物联及大数据服务领域,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及经验优势,以创新科技为杭州亚运会赋能助力。”

        据了解,成立20余年来,海康威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服务超过155个国家和地区,在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十四运”等众多国内外体育赛事及盛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

        “作为一家从杭州出发、走向全球的科技企业,海康威视将充分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为赛事举办注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给杭州亚运会注入更多科技动能。”胡扬忠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在智能指挥、智能安防与安检、智能交通调度等多领域,为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观众、志愿者、组织方提供高质量服务。

        毕会娟介绍,过去20年的沉淀积累,海康威视不断研发拓展智能感知技术和产品,建立起感知平台、数据平台、应用平台,构建了面向智慧城市的数智底座。基于数智底座,赋能亚运应用建设,可助力构建“全景可视、风险预知、高效指挥、敏捷响应”的多场景创新应用。海康威视将以数智融合为根基,服务智能亚运,让智能亚运成为赛事以外的另一道精彩纷呈的风景,传递数字化转型先锋城市的别样“杭州韵味”。

       侯赛因穆萨拉姆在贺信中表示:“我们正在朝一个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迈进,技术对社会和日常生活各个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信在海康威视的支持下,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和所有运动员将共同创造一届更安全、更智能、更成功的亚运会。”

       发布会现场,海康威视正式加入“亚运足球梦想”公益项目,将支持亚洲地区10所足球梦想学校,以公益力量点亮孩子们的足球梦想,助推青少年足球发展,并积极参与“寻找2022个亚运梦想”大型公益行动,与杭州亚组委共同推进亚运公益事业。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来源自: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十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具备了进一步推动系统创新、深化应用的良好基础。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其中,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构建,从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构建完善创新网络,持续提升创新效能。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健全完善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

       为保障各项任务顺利落地落实,《规划》部署了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6个专项行动,以及强化统筹协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开放合作4项保障措施。

数字化来临 我国安防领域网络安全市场被低估

数字化来临 我国安防领域网络安全市场被低估

来源自:安防行业网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2021年以来,我国有关网络安全的顶层设计正在不断完善,国内网络安全建设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数据安全法》出台,《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接连发布,网络安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在持续增长
        法律法规的完善,网络安全产业越来越大。从产业规模上来看,目前全球的市场规模在1300亿美元左右,中国的产业规模在1600亿人民币左右,并且近几年中国的相关市场规模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以上。在工信部所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到,到2025年,我国的行业产值目标为2000亿人民币。
       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市场正进入调整期,一方面,传统安全业务增长触及天花板,另一方面,随着当前各个行业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增长期,新兴安全业务市场空间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随着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级保护2.0系列标准等政策标准的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安全可控市场需求正在逐步释放,有望推动整体网络安全产业进入下个上升周期。
       与此同时,国内开始不断涌现大量网络安全公司。头部企业以启明星辰、深信服、奇安信、天融信和绿盟科技等为代表的综合型网络安全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网络安全产业深耕多年,在品牌、营销及服务网络、资质认证等方面构建了较高的竞争壁垒。中等规模网络安全企业随着行业数字化浪潮,正进入一段高速发展期;另外,小规模初创型网络安全企业通过聚焦市场细分领域,也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安防领域网络安全受到关注
        今年9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施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网络攻击威胁事件频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条例》对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安防产业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产业之一,是保证社会安全的行业,因此自身的安全是根本。近年来随着安防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行业安全风险挑战日益加剧,视频监控网络信息安全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和重视。国家管理部门推出了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对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的保障,业内领先厂商在网络安全上也做了大量实践与探索,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升。
        在安防行业“十四五”规划中,针对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安全风险提出了打造“威胁可预警、行为可检测、攻击可防御、事件可处置”的整体安防防御体系目标。随着安防行业发展进入智能化转型关键期,同时数字化浪潮来袭,安防网络信息安全市场正在启航。
安防领域网络安全市场被低估
        众所周知,伴随着平安城市、雪亮工程以及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我国视频监控建设应用规模大。据IHS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大概有10亿摄像头,其中60%在中国。与此同时,我国视频图像智能化技术和应用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目前安防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比较薄弱,不仅是社会行业的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薄弱,就连公安视频专网也只是在与其他网络边界处部署了安全设备。
        另外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网络空间正面临巨大的安全威胁–网络战,它是一种真正全方位、高烈度的网络实战对抗,主要攻击目标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而安防视频监控网络作为我国特有的关键信息设施,极易成为境外攻击者的重点目标,也多次发生过源自境外IP的安全事件,并且近年来有关单位围绕安防视频监控网进行了多次安全攻防演练,多个省市的演练结果表明,安防视频监控安全建设不系统,仍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问题。
        导致以上状况的根源是从整体上我国在信息化建设中,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投入严重不足,普遍存在重建设、重应用、轻安全现象。据了解,美国2021年联邦政府安全预算占整个信息化投入的25%左右。反观我国,根据IDC数据显示,安全投入只占信息化的1.7%-2.8%,按比例来看与美国有10倍左右的差距。受安防网络化起步较晚,在视频监控行业网络信息安全投入占比可能会更低。
        当然这也预示着,视频监控领域安全市场空间巨大,根据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发布的安防行业“十四五”规划,2020年安防行业总产值约达到7950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约占55%,出入口控制约占15%。按照欧美在信息化安全方面投入计算,据此推断,我国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市场空间将达到400亿元-800亿元之间,由此可见我国视频监控网络安全市场被严重低估。

小结

         目前,在安防数智化的大背景下,视频监控的网络安全正被重视起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传统企业在努力推进安防行业网络安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在网络安全领域头部企业深信服、奇安信等为代表的综合型网络安全企业开始重点关注视频监控领域网络安全市场;以慧盾安全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也不断涌现,并进入视频安全领域持续拓展更大市场空间。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自:百家号

        2021年7月9日,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十九期“国资大讲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杨学山应邀作“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在沪央企、上海市区两级和长三角的国有企业代表及外地驻沪相关机构代表近300人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杨学山受邀担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特聘专家,罗新宇为杨学山颁发专家聘书。

        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杨学山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杨学山认为,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启,推进数字化转型应当以工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和使命出发,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

         在杨学山看来,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三个典型路径:一是源自工业自动化;二是源自企业信息化和两化融合;三是源自新一代信息技术。杨学山表示,现在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处于发展早期,“本质与规律尚未把握,前面是大面积的无人区,不少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出现了困难,甚至是大面积的不成功或失败。因此,政府引导,企业试错迭代,探索路径,把握规律,十分重要。”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究竟是什么?杨学山认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是把握工业的战略地位,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工业企业虽然面临“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数字建筑”、“人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各种概念,但一定要记住,都是为了“一个企业”:说数字电网时,电网输送的是电流,不是数字,数字是为了电流的输送更加有效安全;讲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时,不要忘记汽车的社会功能永远是把人或者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所有的智能,都是为了使这个过程更加方便、更加安全。

        杨学山表示,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智能化,数字是资源、网络是平台、算法算力是工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三化,最终是落实到智能化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线是融合,技术和模式都是融合的;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是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工程。

        在杨学山看来,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从“不想、不敢、不会”转向“敢做、善为”,需要做到六点:一是战略与规划要谨记“一个企业”。无论什么企业、何种发展阶段及数字化转型的程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核心目标,工业企业的中心点始终是物质产品或工程。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或规划,是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一个子战略和规划,是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努力方向,不是规划或转向一个数字化企业工业企业,不管哪个行业,都是为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提供物质产品及其服务,不能虚化;

       二是清单与选择以企业的任务和问题为中心。“有了规划后怎么选择?先列出一个清单来。怎么列?是从企业的全局去列清单,主要是两个东西:一是当前面临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二是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确定要做的事情。不同的工业企业列出来的数量和类型绝不相同。”

       三是针对选定的项目确定系统、明确边界、确定要素。

       四是解决问题,实现价值。“工业企业在不同的场景、 基于不同的技术方案,使用不同的特定的数字和数字化工具、不同的网络和算法算力。是场景决定用什么、怎么用,而不是相反。”

       五是成本与路径要基于可行前提下的性价比。“可行不可行看企业基础与资源,看数字化相关的技术或设施基础、以人才为重点的能力、以资金为重点的资源,看组织的就绪度与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可行性确定了,下面就是性价比,降低成本,实现效果。”

       六是提升能力是首要。“要由明白业务的、明白价值的、明白数据的、明白融合的明白人牵头。”

       在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杨学山与智慧云创始合伙人、上海国资院数字化转型中心执行主任陈雪频,上海联通智能制造事业部技术总监、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专家沈洲,大华股份企业业务部副总裁马骏驰,上海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上海国资研究院数字化转型中心首席专家李静,围绕“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话题了进行圆桌互动。

  • 国资大讲坛简介

       国资大讲坛系列活动是2018年5月在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的指导下,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高端活动,每期邀请一位国企改革创新标杆掌门人或国资业界权威大咖登台主讲,活动以“新时代、新国企、新征程”为宗旨,以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新趋势、国有经济使命与功能、国有企业创新模式经验分享为主要形式,努力打造新时代“开放、创新、实践、共享”的政策学习、创新推广、舆论宣传平台,致力于成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思想盛宴和理论高地”,目前已经举办29期。